22
甜點工作室老闆林小姐的真實經歷
「我有房、有客人、有收入,為什麼他們說我不穩?」
林小姐 38 歲,經營一間位在台中的甜點工作室。每個月平均有十多萬營收,卻因為收入多半來自接單與收現,入帳不夠規律。她想汰換老舊烤箱、整修店面,向銀行申請房屋增貸──結果連續三次被退件。
那段時間,她一邊做甜點、一邊滑手機等銀行通知。每次看到「婉拒」兩個字,心裡都涼了一半。她說:「我明明每天都在努力,怎麼在銀行眼中就變成『不穩定的人』?」
三度被拒:問題不在收入,而在「銀行看不到」
銀行以「可驗證性」為核心,偏好薪轉與扣繳憑單。林小姐的帳務零散、金流無法明確對應,再加上報稅金額偏低、營業登記時間短,系統很快就判定「還款能力不足」。
更讓她崩潰的是,曾有代辦信誓旦旦地保證「一定核准」,卻在最後一刻改推高利民間貸。那次之後,她甚至一度害怕再談「貸款」兩個字。
專業介入後:讓銀行看見真實收入
重新評估後,我們發現她真正的優勢:
- 有穩定客源、固定出貨紀錄
- 名下自有房屋、可作設定
- 債務乾淨、現金流健康
我們沒有急著送件,而是先重建「銀行看得懂的證明」:把她的入帳明細、POS 收款紀錄、進貨單據、合作商家合約,一一整理成「營收佐證表」。同時在銀行端以「營運穩定自營商」類型進件,讓資料說話。
結果:從三次退件,到獲得 450 萬核准額度
最終,林小姐成功申請到房屋增貸 450 萬元(依鑑價與成數規劃)。她把其中部分用來汰換烤箱、整修櫃檯與冷藏設備,剩下的資金作為營運預備金,終於不必再為現金週轉煩惱。
每月還款約 2.2 萬元,採一般房貸利率本利攤還。她笑著說:「以前看到銀行的信都會怕,現在反而期待通知。」
關鍵不是「收入多寡」,而是「能不能被看見」
銀行看重的是規律、可追蹤、可驗證。只要把真實的營收整理清楚,就有機會被重新評估。昕宇不動產規劃協助她的,不是奇蹟,而是讓真實被看見的專業。
✳️ 想知道你也能不能做到?
如果你是自營商、工作室或攤販,被銀行說「收入不穩」而屢屢被拒,不代表你沒有實力。重點在於用制度能理解的語言,呈現你每天努力的證據。
昕宇不動產規劃堅持:
能留在銀行,就不推民間;必須過渡,也要確保每一步都合法、透明、可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