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6
陳先生,38 歲,新竹科技業工程師,月薪約 12 萬元。為了支應家庭支出與副業投資,過去幾年陸續申辦了信用卡分期、信貸與民間借款。隨著利息疊加,每月繳款金額接近薪資總額,生活費幾乎歸零。
「薪水一進帳就被帳單吃光,明明都有繳,卻覺得越還越重。」
為什麼多筆高利債務容易陷入惡性循環?
- 帳單分散、利率偏高 → 其中大部分都是利息
- 還款日錯開、只繳息不還本 → 本金不明顯下降
- 現金流緊繃 → 容易再借一筆「以新還舊」
- 長期不處理 → 信用受損、風險升高
債務整合怎麼做?專業評估與操作流程(以房換債)
- 債務結構:信用卡、信貸、民間等總負債約 1,000 萬,平均利率偏高
- 房屋條件:名下房屋市值約 1,400 萬,可貸成數約 80%
- 月付承擔:設定整合後可負擔的月付上限與安全緩衝
主角的擔心與顧慮
- 「整合是不是又要再借一筆?」 → 整合是用低利房貸取代多筆高利,不是鼓勵新增負債。
- 「整合後壓力真的會變小嗎?」 → 以本利攤還、期數拉長,月付可控、本金穩定下降。
- 「會不會有隱藏費用?」 → 全程合法立案、費用透明揭露。
解決方案:房貸整合(轉貸/整合)
- 核准額度:約 1,120 萬(市值 1,400 萬 × 80% 成數)
- 用途分配:清償多筆高利債務約 1,000 萬;預留備用金約 30 萬;餘額作為月繳緩衝
- 還款結構:單一房貸利率約 2.65%,20 年期,本利攤還
債務整合前後對照表:利率、月付、還款結構差異
| 狀況 | 貸款結構 | 每月還款(約) | 特徵 |
|---|---|---|---|
| 整合前 | 信用卡+信貸+民間(平均利率約 11.8%) | 約 16 萬元 | 只繳息不減本、帳單分散、壓力極大 |
| 整合後 | 單一房貸 1,120 萬(年利率約 2.65%,20 年) | 約 7.6 萬元 | 本利攤還、本金逐月下降、可預期 |
整合後的生活改變
月付金: 從約 16 萬降至約 7.6 萬,壓力顯著下降。
還款結構: 不再被多筆利息吞噬,開始穩定還本。
家庭狀態: 現金流回穩,能規劃儲蓄與必要支出。
陳先生說:「以前每個月都在補洞,現在終於能規劃生活。」
如果你也面臨多筆高利壓力,建議這樣開始
- 盤點所有債務與利率,估算月付承擔上限
- 評估房屋鑑價與可貸成數,確認整合空間
- 與合法立案、費用透明的專業團隊討論整合順序
※ 本文為一般性知識分享與案例示意,非核貸承諾;實際條件依各金融機構審核為準。